政策評論

TAEF政策評論

東協指南》南向新政與人才培育系列之二:日本的東南亞青年領袖深耕計畫

2019年5月31日 | 作者:楊昊、胡育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採取積極的態度經營與東南亞國家及社會的互動與合作關係。特別是在戰後積極推動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同時更著重於推進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希望能改變過去的形象,並且凸顯當前的影響力與未來貢獻。其中,青年人才的培育與青年領袖的經略,是日本歷屆政府協同民間社會積極深耕的焦點。

安倍晉三總理二度執政後,積極走訪東南亞,並且在2013年1月造訪印尼期間宣布「日本的東協外交五原則」(Five Principles of Japan’s ASEAN Diplomacy),其中的第五項原則便著眼「促進青年世代的交流以加強相互理解」(And fifthly, to promote exchanges among the young generations to further foster mutual understanding)。直到今天,日本政府各部門所發展的多元青年領袖計畫,被視為是活絡整體對外工作的重要環節,特別是文部科學省、外務省與內閣府針對東南亞青年領袖的深耕,更是關鍵。

文部科學省運用政府獎學金孕育亞洲高階政策人才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提供獎學金被視為是培育新世代的主要政策工具,日本也不例外。文部科學省(MEXT)設有政府獎學金計畫,著重於青年領袖與高階政策人才的培育。在最新一期的計畫(2019至2020年)中,共設有5項攻讀學位的獎學金課程,分別針對政府、地方治理、衛生保健管理、企業管理、以及法律等重點領域,針對13至29個亞洲國家的新生代領袖提供獎助,前來日本修讀為期1年的英語碩士學位。

其中,政府課程由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辦理,每年招收20位年輕的公部門領袖或公務員訪日修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主要獎助範圍包含29個亞洲國家,其中也包括了東協10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也辦理地方治理課程,徵選亞洲各國的地方公務員與公部門領袖10名訪日修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主要獎助範圍包含20個國家,其中包括東協8國。

衛生保健管理課程由名古屋大學辦理,每年獎助10名來自亞洲13國的衛生保健公部門青年領袖修讀衛生保健碩士學位,其中也包含7個東協國家。商管課程則是由一橋大學大學院辦理,每年獎助15位業界新生代領袖或公部門官員修讀企管碩士。主要獎助的對象來自15個亞洲國家,其中包含東協10國。最後,在法律課程方面,九州大學每年獎助15位法律專業人士訪日修讀法學碩士,這些代表來自亞洲13國,其中也包括東協9國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東協國家的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與越南是前述5項獎助計畫的重點國家,而獲得獎助的青年領袖除了修讀最新的專業課程,更能建立與日本、以及亞洲鄰近國家青年領袖的交流與人際網絡。

外務省推動東南亞國際文化交流育成

除了獎學金的提供,日本在推動東南亞區域人才的多元育成方面,尤以外務省與內閣府所推動的大型計畫值得細探。特別是外務省,藉由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一般法人日本國際協力中心(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enter, JICE)等機構發展豐富的國際青年領袖交流計畫,彰顯具有日本與亞洲特色的「文化藝術」、「國際日本語言教學」與「研究及知識」等鏈結。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於1972年以「特殊法人国際交流基金」名義成立,為官方、民間共同資助營運,並於2003年改制為獨立行政法人。根據國際交流基金法第3條,該機構創設目的在於「藉由全面有效地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計畫,加深各國對於日本的瞭解,增進國際相互理解,並且為世界文化與相關領域有所貢獻,以利建構良好的國際環境與維護並發展和諧的對外關係。」值得注意的是,在1990年,國際交流基金首度設置「東協文化中心」(ASEAN文化センター),這也是該機構第一個以區域別為設定的文化中心。

2013年12月在東京舉辦的日本-東協高峰會中,日本宣布新的日本-東協文化交流政策:「和計畫,朝向相互理解的亞洲」(WA Project: Toward Interactive Asia),希望以雙向文化藝術交流與日本語推廣為主軸,結合2014年成立的「亞洲中心」(Asia Center)落實「交流」(communicate)、「共有」(connect and share)、「協作」(collaborate)、以及「創造」(create)等4項任務,具體強化共感共生的人際鏈結。

為了具體強化亞洲(日本與東協十國間)的人際雙向交流,亞洲中心推動三項獎助與補助計畫,分別是獎勵日本民眾前往東協地區進行市民交流的「亞洲市民交流獎助」(アジア・市民交流助成)、獎勵雙邊文化、運動、藝術人才育成的「亞洲文化創造協助獎助」(アジア・文化創造協働助成)以及獎勵東協專家前往日本交流研究的「亞洲獎助金」(アジア・フェローシップ)。這三項計畫也構成亞洲中心運作的重要支柱。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中心最新的計畫是在2019年6月至7月即將推出的亞洲共鳴(Asia in Resonance)大型活動,包含了舞台藝術、電影、運動、社會議題(如災難與環境)、以及日語交流活動等。

內閣府積極促成東南亞青年交流育成

日本的內閣府從事國際青年交流的歷史悠久,1959年平成天皇(當時為皇太子)成婚典禮上,由時任內閣總理大臣岸信介宣布推動「青年海外派遣」計畫,三年後推動「外國青年招募」方案,形成了最早的雙向國際青年交流濫觴。1967年,由於當時日本青年自行前往海外不易,日本政府配合改元明治100周年紀念,另外推行了「青年之船」計畫,藉由政府整合各方能量促進國際青年交流。

內閣府的國際青年交流計畫主要由日本青年國際交流機構(International Youth Exchange Organization of Japan, IYEO)與一般財團法人青少年國際交流推進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Youth Exchange, CENTERYE)負責執行,特別聚焦在前者的六大國際交流事業,分別是國際青年育成交流事業、日本-中國青年親善交流事業、日本-韓國青年親善交流事業、東南亞青年之船事業、世界青年之船事業、區域課題對應人材育成事業等領域。

針對東南亞,在1974年,日本總理田中角榮出訪東協五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波)期間,為了強化雙邊青年友好交流與相互理解,宣示將推動「東南亞青年之船」(Ship for Southeast Asian and Japanese Youth Program, SSEAYP)計畫。隨後汶萊(1985)、越南(1996)、寮國與緬甸(1998)、以及柬埔寨(2000)紛紛加入,成為現今全球東南亞青年人材交流計畫中歷史最悠久者。

「東南亞青年之船」每年由東協10國各自選拔約30名18歲至30歲的青年,日本國內則遴選40名青年,以共同生活、共同訪問的方式促進相互理解。原則上會先在日本國內完成8到10日的移地訪問與課程修習,隨後移往東南亞國家的城市進行短期訪問。譬如,在2018年團員則造訪了泰國、菲律賓、汶萊與越南等,最後返航回日本,完成總計50日的交流活動。

當然,青年船計畫並不是單純的旅遊,而是藉由移地研究與訪問期間與該國政府及相關委員會協調規劃,進行正式訪問與拜會政府機構與相關民間單位,並且擴大與當地青年的交流,就產業、教育、文化、社會發展等領域進行對話。

這些訪問行程強化了「共同於亞洲生活」、「共同對話與工作」、以及「共同因應挑戰」等互動過程,一方面擴大日本青年的國際與亞洲視野,另一方面也能探索、甚至培養東南亞各國的未來青年領袖與日本夥伴的默契與認同。在2018年10月,安倍總理接見了第45屆東南亞青年之船計畫代表,強調藉由青年之船所發展出的人際網絡,將能轉換成日本與亞洲青年領袖共享的未來資源。

安倍晉三總理的JENESYS計畫


2007年1月,安倍晉三(第一次安倍內閣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出席東協峰會期間,宣布投入350億日元成立新的東亞區域青少年交流計劃,預計每年邀請約6,000名東協成員國的青少年訪問日本。這項大型的青年領袖倡議稱之為「21世紀東亞青少年大交流計畫」(Japan-East Asia Network of Exchange for Students and Youths, JENESYS),由外務省與日本國際協力中心(JICE)共同推進,深化東亞各國青年之間的相互瞭解,並且厚植共同體意識。當然,此舉的戰略意義在於醞釀日本與鄰近亞洲國家深化雙邊關係的新生代鏈結,為下一個世代的協力夥伴關係奠定基礎。

在2013年1月,安倍再任總理之際(第二次安倍內閣2012年12月迄今),積極走訪東南亞國家。在其訪問印尼期間,安倍宣布重新啟動21世紀東亞青年大交流計畫(JENESYS 2.0),並且希望將人數提高到每年30,000人次。此次目標更聚焦在夥伴國青年領袖對於「日本價值」的理解,甚至進一步發展全球性的「對日理解促進交流計畫」(対日理解促進交流プログラム),旨在招募、培育全球具有國際溝通能力、能肩負起未來區域國家之間交流重擔的國際人才,分享對日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和外交政策的理解,厚植國際知日與親日新生代社群。

安倍晉三在2013年4月19日的「日本成長戰略」演說中特別指出日本留學海外的青年學子在2004年有83,000人,但到了2010年卻大幅下降30%,僅剩58,000人。這也使得重啟JENESYS 2.0對日本下一世代的青年社群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透過邀請亞洲青年來日本訪問、與日本青年互動,將為國內青年領袖帶來新的觀點與刺激,同時也強化了與區域共同體密切整合的機會。

青年育成的外交戰略構想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積極改變過去被視為是軍國主義的負面形象,同時在外交工作上深化「文化」與「價值觀」的交流工作。國際青年人才的共同育成,更是重中之重。

對於亞洲青年世代來說,日本的文化軟實力含納在日本生活的人際交流經驗與日本精緻文化的吸引力,結合誠心外交(heart-to-heart diplomacy)的推進,的確有助於亞洲青年世代對日本醞釀深厚的社會情感及認同。而對於日本國內青年而言,這種「來往亞洲」(邀請來日本、共同前往亞洲鄰國)的策略,也成功凝聚日本青年與亞洲夥伴的共同體意識。社會情感、認同與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建立,為日本的外交政策與亞洲戰略奠定極為重要的社會基礎。

日本在國際青年交流育成方面的策略,有兩個值得臺灣參考之處。首先是「策略性的分工與協調」,從總理本人到文部科學省、外務省、內閣府、以及相關的獨立行政法人等機構,以推動知日、友日青年育成為戰略目標,根據功能、特色與任務導向,發展出多元並進的公私協力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日本為東南亞與亞洲育成青年人材的領域不僅在於政治外交與公共治理,同時也廣泛地含納藝術、經濟、文化、教育與科學等領域。

第二個值得參酌之處在於「長期性的支持與累積」。國際間青年領袖發展與育成計畫的成功經驗,貴在長期、制度性的發展,方能累積人際網絡與夥伴關係,如同美國國務院的國際學友交流計畫(International Exchange Alumni)。日本的東南亞青年之船的學友(alumni)已經超過12,000人,而其他透過亞洲中心、各個不同部會所發展出的知日青年夥伴與在地合作網絡更不計可數。

回到臺灣,在當前行政院新南向政策五大旗艦計畫中,青年發展、交流與政策平台的建構被列為第五大旗艦計畫。近三年來,政府相關部會如教育部、外交部、農委會等亦以落實南向新政為目標,發展出多元行動方案。此外,各大專院校與非政府組織(如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亞洲青年領袖倡議」,Taiwan-Asia Young Leader Exchanges, TAYLE)的積極響應,也開展並累積臺灣與東南亞、南亞等亞洲國家的青年雙向交流的多樣平台與管道。

新南向政策將青年育成作為長期性、制度性的戰略目標,的確能藉著多元議題與夥伴關係的進展,深化在地青年交流與合作網絡,同時促進臺灣與亞洲青年社群之間的共同體意識。然而,要將此一共同體意識轉換支持臺灣的能量與行動,日本的青年育成外交戰略的策略分工、長期耕耘特色,尤其值得借鏡。

原文刊載於2019年5月16日自由評論網

圖片來源: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ENTER